李溙同出名门,同文武并兼,上次一段时间的接触也算熟了些,客观而言,冯岱的确是上佳不二的选择。
可是总有些不对劲,哪里不对劲一下也说不出来,若说冯岱对自己有些绮思的话,可是瞧那些达官贵人的男宠,哪个不是妖娆多姿,就算不是男宠,如李溙与林脩这般,可自己年纪比冯岱还大上两三岁,还有两个儿子,出身、外貌、地位等等各种因素,使得符明打心底不会相信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为了生计、为了儿子,自己所思所为于天下苍生还能有些作用,于是符明答应了去北地寻冯岱的提议。两个小孩知道去北地寻冯岱,而听管家李爷爷说,北地与关中风情样貌很是不一般,有又大又甜又漂亮的葡萄,有千里黄沙,绿荫长廊,长河落日,而对冯岱也很是喜欢,一时心里很是向往。
在两方准备离开洛阳的时候,李溙恰收到冯岱的急件,信中提到,既然洺宣要回家守丧,那符先生该是有些清闲,怕先生随着洺宣同去,可是快马加鞭,希望洺宣允许先生与自己,洺宣也该知道,北地这地方近胡羌,形势很是严峻,乃是京师的西大门,正需要符先生如此富有智慧的谋士予以建策献议。
李溙看得信中所言,就像看到冯岱腆着脸厚着辟央求自己一般,心中却起了一番作弄的心思,并不告诉符明这来信,回信中也只模糊地提及看符先生的意思。一时间,各自也离开洛阳,就像辗转的车轮,不断地围绕着所谓的轨迹,离开,到来,并一直行走着,直到破毁陨消。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小提示,桓帝是死去时的谥号,个人喜欢这样称呼,所以一直在文中这样叫···老是有好多想要说明的老是这时候就忘记,真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伤感——这章好多我还是蛮喜欢滴。。。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潭月影(一)
西出洛阳,行武关、蓝田一道,侧出函谷关,因为带着两个小孩,一路车马行得慢,甚是晃悠,待行至险要之处,还得更加小心。不过只要过武关,如蓝田,路就好走得多。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见到险峻的少习山、狭窄的栈道与深不见底的渊谷,更多的是新奇与惊叹。此时已是初冬时节,满目萧索,更添奇怀。
不足一月行至北地郡治高陵时,阿达小小的心中满是对管家李爷爷的不满,这里哪有什么黄沙漫漫,长河日圆,哪有什么又漂亮又好吃的葡萄。不过这实在也不能怪管家李伯,曾经北地的郡治还在更北之处,后因羌胡扰边,永和六年,即八年前征西将军马贤为羌人击败身亡,马贤一代名将,战功赫赫,就此陨落,使得举国震惊,遂北地郡郡治自富平县(现位于宁夏)迁往如今距长安不足百里的高陵。
高陵城在冬天带着一种苍茫灰瓦的色调,整座城被敷上了一层凛冽的寒气。远远望去,城门上三座箭楼翘立,矗立在苍茫原野之中,自有几分粗犷。因为李溙的信中并没有详细说明符明的情况,待符明寻得冯岱所在府邸时,冯岱还并不知道。阿如与阿达早已疲倦得不行,阿达在符明的怀里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阿如则被符明牵着,拖沓着步子,脑袋也一点一点着,恨不得扑到地上睡着才好。
李溙见符明平日带着两个小孩不方便,安排了一个小厮帮着些,这次是雇的马车,小厮带着马车停好收拾行李。冯岱听得管家来报,一时又惊又喜,奔出去时,只见得符明又拖又抱,那模样,一时间,像等待了很久似的。冯岱心中觉得这幅情景就像妻子带着小孩从家里投奔外地为官的丈夫一样,一时觉得很温馨,所有的,心、生活、情节都像圆满了一样。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冯岱比符明还小四岁左右,并未成家,按说这个年纪应该也已娶妻生子了,但冯岱并非家中长子,又长年在外,家中老母一时也鞭长莫及管到他头上,也就听之任之。冯岱一把抱起阿如,这小孩虽然被养得rou多了些,不像以前那么瘦了,可抱起来还是蛮轻的。阿如睁开眼睛瞧见是冯岱,糯糯地叫了一声叔叔好,觉得很舒服,又不用担心摔着了,索性就一下趴到冯岱的肩窝上睡着了。
冯岱见两个孩子都睡着了,就先带他们去客房。将两个小孩放到床铺上,阿达就自觉地滚到了哥哥的怀里,阿如也自然地抱住了阿达。符明只得先收拾些紧要的东西,先让小孩睡会。冯岱突然觉得自己也没什么事可做,将烛台点燃,就坐在榻上。一支一支油烛跳动着晦暗的火焰,映着符明收拾东西的身影。
符明的头发并没有盘起来,只用簪子挽了一个髻。路途奔波,头发也稍微松散了些,映着烛光,随着符明的身影晃动着,冯岱也说不出什么,可就觉得很好看,那身段、那曲线,那晃动的身影与烛光,散落的发丝,在那重重摇曳中,叠加的只想让人伸手握住,一时间冯岱都有些痴了。
待符明收拾好,已过去大半个时辰,看到冯岱还在那傻坐着,那眼神也有些愣,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可要说真有什么,符明又觉得应该不是。把小孩叫醒,阿达还困得厉害睁不开眼,直接伸手要抱着,符明没法只得抱起来。阿如也困得难受,起不来,可想着自己是哥哥,只能在床上挣扎